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和中国的首富最近都在变,12 张图带你看榜单更迭背后的故事

2017-08-03 龚方毅 徐弢 好奇心日报


盖茨仍旧是首富

上周,全球首富和中国首富都发生了变化。

又有人把盖茨从世界首富的位置上挤下去了,尽管只发生了四小时。

7 月 27 日,亚马逊 CEO 杰夫·贝索斯身价达到 906 亿美元,短暂超越他的西雅图亿万富豪邻居比尔·盖茨的 900 亿美元身家。

当天晚些时候,亚马逊股价小幅下挫,盖茨重新占据了榜首。

贝索斯接近九成的财富都来自于所持有的亚马逊股票。得益于今年以来该亚马逊股价上涨 40%,贝索斯的财富增长了数百亿美元。

随着亚马逊股票的波动,这种轮换可能还会持续下去。目前,盖茨与贝索斯之间的财富差距拉大到 60 亿美元。亚马逊现在股价是 996 美元,它再涨 10%,贝索斯才能重新成为全球首富。


相比之下,盖茨的财富增减跟股价波动关系小得多。他 900 多亿美元中只有约 140 亿美元来自微软股票的价值,他已经将持股比例从 45% 减少到 2.5%。他更多的财富来自另外设立的私人投资基金 Casada。

全球首富交替变更的同时,中国富豪榜也起了变化。恒大地产上周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将超过 213 亿港元,为去年同期的 3 倍,公司股价由此两天涨了 31%,许家印也因此以 316 亿美元身价超越王健林成为中国地产首富,总排名位列马云和马化腾之后。

今年以来,恒大股价累计涨幅已超过 340%,是涨幅最高的港股之一。

未来怎样就不好说了。王健林年初还是中国首富,身价 330 亿美元。6 月只是因为有消息说证监会要求银行调查万达海外收购,从银行到普通投资人都在抛售万达债券和股份。

过去三十年,一共只有过 7 位世界首富

《福布斯》从 1987 年开始对全球富豪进行排名。三十年间,包括盖茨和贝索斯在内,全球共诞生过 7 位首富。


两位日本地产富豪堤义明和森泰吉郎轮番占据 1987-1994 的首富榜。靠日本 1980 年代超低利率,日本商人投资本国和海外房地产、金融,积聚大量财富。

盖茨是 1995 年当上首富的,当时他拥有 129 亿美元资产,按今天汇率计算是 208 亿美元,能排全球第 37 名。从那之后,盖茨在 22 年里当了 18 年首富。

他财富峰值出现在 1999 年、达到 900 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 1325 亿美元。

一天要喝五罐可乐的巴菲特跟盖茨是好朋友。2008 年,巴菲特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大涨,使巴菲特资产达到约 620 亿美元。当时又赶上微软下滑,巴菲特一时超过盖茨成为新首富。

之后金融危机爆发,巴菲特财富缩水,交出首富宝座。


墨西哥人卡洛斯·斯利姆控制着拉丁美洲最大移动电话公司 America Movil。他在 2010 年头几个月里快速蹿升为全球首富、并保持到 2013 年。

由于一项墨西哥宪法修正案可能导致斯利姆的电信王国被分拆,他的财富在 2013 年年底严重缩水。被当时只落后他 5 亿美元的盖茨,在 2014 年超越。

西班牙时尚快消品牌 Zara 的创始人阿曼西奥·奥尔特加 2015 年超过盖茨、当了两天首富。他在 1963 年开了一家制衣厂、1975 年开了第一家 Zara 店,用了 52 年成为世界首富。今天他身价仍高达 837 亿美元,仅次于盖茨和贝索斯。

盖茨是在位时间最长的首富,他推动了个人电脑的普及,让它成为现代企业运作的基础设施

1970 年代,主流计算机还是难以搬运的庞然大物,软件是从属于硬件的一个存在,并没有专门的软件公司。

个人电脑的诞生改变了这一切。乔布斯跟沃兹倒腾出的苹果 II 型电脑,帮助公司的销售额从 1977 年的 270 万美元,激增到 1980 年的 2 亿美元。到了 1981 年,苹果已经控制了价值 22 亿美元的全球 PC 市场 23% 的份额。

微软成立于那个年代,是第一个只做软件的公司。

1982 年以后,IBM PC 以及其他克隆它 PC 架构的产品开始抢占个人电脑市场份额。


PC 硬件架构统一了,各家厂商生产统一标准的硬件,相应的也需要可以运行在上面的软件。

原本做 BASIC 等软件的微软开始做操作系统。盖茨 5 万美元买来 MS-DOS 操作系统,帮助微软成为 IBM PC 的标准软件平台。

微软在这一年上市。持有公司 45% 股份的盖茨身价达到 3.5 亿美元。

美国劳动统计局于 1986 年撰文称:过去 25 年间,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制造业是美国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新增从业者平均每年增长 6%,职位增长速度几乎是整个制造业的 10 倍还要快。个人电脑销量在短短五年从两位数突破至 1986 年的 500 万台。

而伴随 Windows 在 1990 年代的普及,微软建立了一个长达 20 年的高效率生意:从 PC 厂商们卖出的每一台电脑抽取 Windows 版税。在这个模式之下,微软不需要直接向个人用户兜售电脑,只需保持一个规模相对不大的销售团队,把注意力都放在大客户的软件生意上面。

最后个人电脑越来越便宜、买的人越来越多,PC 厂商利润微薄。但微软维持着自己的高利润。


当个人电脑出现时,盖茨意识到软件和操作系统的重要性,通过统一的操作系统,推动个人电脑成为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

首富们大多都赶上了并推动了一个大变化

日本地产家堤义明过去三十年里当过 6 年首富,仅次于盖茨。另一位日本地产商森泰吉郎当过两年首富。他们财富的积累跟 1980-1990 年代日本主推低利率政策、资本涌入证券和房地产,推升地产价格直接相关。

日本资产价格泡沫。在 1988-1991 年间达到顶点。图/wsj


日本 20-50 岁置业人群数量在 1986 年达到近 6000 万人,占总人口 1/2,他们都是潜在的购房人群。日本房价在 1985-1989 年间涨了近 3 倍。

2001 年,中岛义彦在离东京市中心 1 小时 20 分钟的郊区,贷款近 40 万元(几乎等于房屋总价)买入一栋 4 居室的房子。那里的一切看上去都符合当时日本中产阶级对一个好社区的定义:道路两边种植着樱桃树。邻里间相互照应,他两个女儿就读的学校在步行距离范围内。

这不是中岛义彦跑去那里买房子的全部理由。这位 36 岁东京市政府公务员还看中东京房产价格每年两位数的增幅 —— 过几年把房子卖了,贷款很容易就能还上,房子本身还有差价。但仅过数月,日本房地产市场崩溃。

2005 年他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公寓只值当年购入价格的 1/2。他想搬回市区,不过欠银行 30 万美元没还,回不去。

同样快速崛起然后陨落的还有日本公司海外房地产投资。

1986 年 8 月,一家日本公司花 2.45 亿美元买下夏威夷威基基海滩附近的一处凯悦酒店。距离这间酒店上一次转手只过去两年,价格却翻了一倍。不过,这似乎并没有让许多人感到惊讶,因为日本投资者正在以惊人的价格攫取夏威夷的酒店、餐馆、高尔夫球场和其他房产。

墨西哥人卡洛斯·斯利姆是 2010 年当上世界首富的。他 1960 年代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毕业后,开了一家股票经济行,开始收购他认为的廉价工业企业,用挣来的钱再投资。这点跟巴菲特很像。

1982 年墨西哥发生经济危机,国家停止支付外债,投资者逃离墨西哥。这导致有些公司甚至按照已经严重贬值的墨西哥比索的分值单位进行买卖。斯利姆得以廉价收购大批企业。

到 1980 年代末墨西哥经济恢复,斯利姆收购的公司市值翻了好几倍,他也成了当时最成功的商人之一。同时得益于他跟政府间良好的政商关系,他在收购墨西哥电信 20% 股份时获得政府 7 年的垄断地位保证。当时世界上多个电话公司都想进入当地新兴市场。

2006 年,斯利姆曾以 590 亿美元短暂超越盖茨成为首富。他的家族财产占墨西哥 2006 GDP 5% 以上、控股的公司占墨西哥股市总市值的 1/3。而他的电话公司控制了整个国家 92% 的电话线。

从 40 年前开始,奥尔特加摧毁了欧洲时装商店精炼数十年的商业模式,并以这个行业前所未见的快速周转模式取而代之。

1983 年,奥尔特加的 Zara 零售店已经开到了西班牙国内九个不同的地点,还有一处占地面积近 1000 平方米的物流中心。数十年后,Zara 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时装零售商。奥尔特加的经营逻辑就是:给消费者他们想要的东西;比竞争对手更快地满足消费者。

因此 Zara 的产品设计围绕一线大品牌设计、价格却只有他们的 1/10。当 Zara 早年的竞争对手花数月完成设计到加工到分发再到销售的流程的时候,Zara 只花不到一个月。这意味着奥特加的公司可以更迅速地跟上消费者的爱好转变,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库存。

如此高效的运作,使奥尔特加的公司在西班牙可能正遭受几代人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时,继续保持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他们生活在一个不同的世界,”莫德斯托•隆巴 2013 年接受《财富》采访时说,他是西班牙时装设计师协会的主席。


Zara 母公司印第迪克集团 2001 年上市。在绝大多数科技公司富豪因为互联网泡沫而身价大幅缩水的时候,奥特加的资产增加了 25 亿美元、达到 91 亿美元。2008、2012 年的金融危机也没有影响到印第迪克集团市值和奥尔特加的财富增长,奥尔特加在 2015 年 10 月当过两天首富。

历史上著名的几个富豪也一样,在位时间长的都做了基础设施

1870 年代到 1900 年代,是美国镀金时代。这个名字取自马克·吐温第一部长篇小说,讽刺南北战争之后的充满贪婪和政治腐败的美国政府。

这段时间中,数百万的移民从欧洲来到了美国,同时大量的重工业,包括铁路、工厂、采矿,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大部分的财富都聚集到了美国的北部和西部。而南部,作为南北战争的战败方,在经济上始终低迷,越来越依赖于棉花和烟草的种植,而且这两种作物始终保持着较低的价格。

1869 年至 1893 年,美国先后建成了 5 条横贯大陆的铁路线。这些铁路干线及其支线从东部心脏地区延伸向中西部、西南部和远西部的各个角落,从而使美国本土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镀金时代下,诞生了摩根家族、卡内基、洛克菲勒、亨利·福特等富可敌国的富豪。他们在抓住机遇积累财富的同时,把各自产业做成了基础设施,影响数代人。

1900 年代,美国总人口突破 7000 万人。没有战乱、人口基数大,美国就是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这也是为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首富都诞生自美国。


到 1896 年,铁路已经成为了美国最重要、最大的行业,它大幅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帮助美国的运输业从水运转到铁路,带动了货物运输、沿线城镇发展。

铁路给商业带来的影响还涉及到公司组建、劳务关系。它是最先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行业。

摩根家族的皮尔庞特被选来销售 15 万股纽约中央铁路(New York Central Railroad)的股票。借此机会,皮尔庞特开始进入到铁路公司的管理,将股权集中起来、推动其它铁路公司改革,最终控制了 1/6 的全美铁路。

作为铁路的上游生意,钢铁大亨卡内基被皮尔庞特说服,在 1901 年将卡内基钢铁公司(Carnegie Steel)以 4.8 亿美元卖给对方,成为了最有钱的富豪。

卡内基的身价一度超过了当时的首富洛克菲勒。1882 年,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 90% 的美国石油行业,最高时的身价当时达到了 3400 亿美元,这还没有计算通胀。

因为垄断,标准石油 1911 年曾被拆分成 34 家公司。

今天全球最大、最著名的美国石油公司,几乎都来源于标准石油:埃克森、美孚、雪佛龙、阿莫科、康菲等。

《大西洋月刊》作者亨利·利奥德在 1881 年文章中写道:“4000 万美国人很少会知道,石油的生产、出口、国内外的价格,在很多年里都被一家公司所控制,那就是标准石油公司。”

但当时油工业发展缓慢,提炼的石油主要是用来作为油灯的燃料。

随着亨利·福特 1908 年推出了著名的 T 型车并普及,石油工业得以快速发展,它是最重要的内燃机燃料。T 型车第一年的产量达到 10660 辆,打破了汽车业有史以来的所有纪录。

到了 1913 年末,福特开发出了全世界第一条流水线的产量,他们汽车年产量已经是全国汽车总产量的一半。过了 14 年,他的流水线每 24 秒就能组装一部汽车。

生产线的引入确保福特能有效满足不断上升的购车需求。1920 年代,美国人口总数突破 1 亿,比十几年前多了 50% 以上。

更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汽车也因为 T 型车和流水线生产,将汽车的成本降低,让更多的人可以购买。

流水线工人不是一个值得羡慕的工作,福特工厂早期每年走掉的人数是工厂规模的四倍多。他在 1914 年宣布把当时工人的薪资从 2.5 美金/天翻倍,员工也成为了 T 型车的消费者。

1927 年 5 月 26 日,第 1500 万辆T型车下线,爱德塞·福特和亨利·福特行驶了 14 英里,这是一次纪念式的旅行。

在汽车还是一个奢侈品和有钱人玩具的时代,福特让它成为普通家庭可以消费得起的产品,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

中国大多数富豪赶上了十多亿人买房的机会

尽管大中华区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亿万富翁的地方,但却鲜有像盖茨那样,长期稳定占据首富位置多年的富豪。

这可能和 1980 年代开始,几乎所有行业的私营公司都从无到有,经历爆发增长有关。零售业的黄光裕(国美)、消费领域的宗庆后(娃哈哈集团)、地产领域的王健林等都先后做过首富。


但无论是胡润从 1999 年开始做的统计,还是福布斯中国做的榜单,房地产行业的富豪仍然占据了相当大的数量。2004 - 2015 年,24 位房地产行业的富豪位列榜单前十。

中国人一开始都是等分房。商品房是从 1987 年开始出现,最早出现在深圳特区。随后是 90 年代开始商业贷款,银行给个人或企业放发购房贷款。至此,一个十多亿人的新市场出现。

1990 年代开始的炒房,除了深圳外,还有刚建省的海南省和香港。1992 年,总人数不过 655.8 万的海南岛上存在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短短三年,海南商品房的每平米的价格从 1988 年的 1350 元,涨到了 1993 年的 7500 元。

泡沫很快破裂,国家开始管控,1993 年,朱镕基讲话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

及时抽身的人积累了第一桶金。比如 1991 年 8 月,潘石屹与人合伙注册成立万通公司,高息借贷 1000 多万元在海南炒房,半年多时间,万通积累下了超过千万元的资金。潘石屹后来离开海南北上,北京多了许多 SOHO。

海南泡沫破灭没多久,1994 年分税制改革开始,土地出让金被划为地方财政收入。这带动了“土地财政”。房价下跌时,政府通常会出台刺激楼市的政策,比如取消二套房限购、限贷令。

1998 年,国务院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正式取消了所谓的“国企福利分房”,每月工资内包含住房补贴,同时开始了商品房“市场化”。为了推商品房,上海政府提出一系列买房优惠政策,包括退税和户口政策。


根据财新统计的数据,2016 年 8 月,上海一宗土地拍出楼面价逾 10 万元/平方米,创下全国住宅土地市场单价之最;9 月,东莞黄江镇地王楼面溢价率高达 689%,刷新全国纪录。

经过几轮房地产调控与刺激,投资者已经形成了一种预期:政府不会允许房价真的下跌。

几乎每个季度,中国各银行借给开放商和购房者的贷款余额都在上升。今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 28.3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6.1%。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 19 万亿元,相当于每个中国人都至少借了 1.35 万元买房。


看起来一直会涨的房地产推动了国内家庭的财产增长。德意志银行在 3 月份评估称,2016 年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使 37 个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家庭财富增加 24 万亿元。此外,房地产、以及对应的建筑行业,对国家财富增长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根据德意志银行的数据,2010 年至 2015年,房地产和建筑行业占地方政府税收增长的 33% 和 15%。

中国的购房适龄人口也在 2015 年达到 5.68 亿人的峰值。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主力购房人群为 25 - 49 岁,“90 后”已经进入到主力购房人群中。这些人拿出一生积蓄、向银行借入 30 年才能还清的钱,为自己或是下一代添置一套房产。

现在排名靠前的,除了王卫都是房地产商和被美国科技股票上涨推动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创始人。

贝索斯和马云最可能成为两边的新首富,他们共同点是改造零售业

1994 年,贝索斯从对冲基金 D.E. Shaw 高级副总裁的位置上离开,在家中的车库里创办亚马逊公司,当时只是一个网上卖书的公司。

这个生意从书,做到一切商品。从线上做到了线下。

本质上亚马逊跟沃尔玛等实体超市做的是一样的生意 —— 买入供应链上游的商品,卖给处在供应链下游的消费者。

电商的出现提高了人们的购物频次,并且方便了购物体验。

曾经“一站全包”的沃尔玛成功的让美国人住到离它开车十几分钟就能到达的社区。

现在亚马逊的仓储中心成了人们聚集的新地方:从 2005 至 2016 年间,居地附近 20 公里内有亚马逊物流中心的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从不到 5% 上升到了 44%

阿里巴巴虽然主要做的也是电商生意,但跟亚马逊的生意稍有点差别。中国没有经历像西尔斯、沃尔玛这样的大型商超,直接跳进了电商。

2003 年,淘宝上线,这个允许任何人上线买卖东西的平台直指进入中国市场没多久的易趣。不同的是淘宝让卖家免费在平台上销售商品,宣布三年不收手续费。三年到期后,阿里又延长两年免费期。

当时的中文互联网用户已经足够大了,2003 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 5900 万,仅次于美国。

之后淘宝变成了一个平台,线上线下做各种购物节,让商家参与进来。但直到全是企业卖家入驻的天猫,阿里巴巴依然是靠平台广告费、服务费、佣金等收入。

阿里跟亚马逊都是用互联网改造传统零售业的公司。被改造的品牌也都陆续跟亚马逊或者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签约,依靠它们把东西卖出去。今天已经没有任何大品牌能拒绝电商。

现在两家公司各自都是所在市场的电商老大,而市值更是超过任何线下零售公司。同样,它们一个买 Wholefoods,一个孵化盒马鲜生,进入线下生意。

铁路、石油、汽车、地产、计算机一波又一波过去,现在是买买买成了足以造就首富的最大驱动力。

附:截止到 2017.8.1 的全球富豪前十


制图:冯秀霞

题图来自:Pixabay


视频平台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创造新的广告位,广告公司和观众被抛在了一边


“这是新导演的黄金时代吗?”,一群想拍好电影的人没有答案,但有话说


互联网健身房卷土重来,这一次它们能留下来么?



- 关注好奇心研究所,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